11月5日下午,由《法苑》杂志社主办的读书会活动在求是楼举行,法学院何家弘教授应邀主讲了“我的文学梦与法学路”。
活动开始后,何家弘教授简要介绍他的简要经历以及他的作品《双血型人》。
何家弘老师首先谈了他对人生的一些感想,包括培养业余爱好的乐趣、对职业发展的选择等等。何老师的文学梦开始于1969年到1977年在北大荒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经历。在北大荒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但何老师认为这是对理想追求的一种方式,是值得回忆的。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他对人生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在这期间,他开始了一些诗歌的创作。后来,国家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得到这些机会,因此,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何老师开始创作小说。文革结束后,掀起了“大返城”的高潮,何老师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北京。2005年,何老师回到北大荒,找回了许多当年的回忆,也产生了许多感悟。
1979年何家弘老师参加高考,被人大一分校法学专业录取了,从此也开始了他的法学之路。在人大学习的过程中,他对法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本科毕业后考取了人大本校的侦查学研究生,并选择了留校任教。后来,何老师考取了美国证据法学研究的重镇西北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并于1990年赴美,了解了众多证据法学大师的学说,如西北大学法学院前院长约翰•威格莫尔、名誉教授弗雷德•英博等。1992年,何老师重新赴美免试全奖攻读SJD(法学博士),导师是乔恩•华尔兹教授。他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SJD三年的课程,完成了毕业论文。完成学业后,何老师回到了他所钟爱的人大法学院。
此外,何老师还谈到了他的推理小说创作。何老师始终还是没有放弃他的文学梦。他的第一部作品《双血型人》最初出版名为《疯女》,后更名为《人生情渊——双血型人》。《双血型人》的灵感来源于1989年发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友谊林场的护林防火员关传生被杀的事件,退伍军人石东玉有重大嫌疑。在石东玉家中搜查到了一套上有A型、O型两种血迹(死者血型为A型)的军医和一柄单刃水果刀。石东玉对血迹解释为他的父亲和弟弟在一次争执之中留下,但没有被采信。经过仔细比较,何老师发现了此案证据中的一些疑点,包括刀刃、作案时间、军衣的纽扣等,且此案中存在刑讯逼供。对比三次讯问记录,发现了伪造的痕迹。黑龙江省高院认为此案疑点不清,将此案发回重审,伊春市中院对其改判死缓。在此案审理期间,石东玉家庭遭遇一连串变故。1994年,案情出现转机,在押犯人马云杰揭发梁宝友为此案真凶。案发当日梁宝友在酒后误以为关传生为仇家夏宝喜,将其刺死。伊春市友好区公安局立即成立了此案复查专案组,但梁宝友本人已被他人伤害致死。复查人员找到梁宝友的母亲王丙芹,王丙芹最终说出了梁宝友与夏宝喜结怨之事。为了取得本案最重要的证据,专案组决定对关传生的身体组织、当年的血衣、石东玉的父亲和弟弟的血样进行血型重新检验,发现关传生为AB型血,石东玉父亲和弟弟分别为A型和O型,也就是说,石东玉是无辜的!1995年,黑龙江省高院最终宣告石东玉无罪。
在此基础上,何老师还创作了一系列的犯罪悬疑推理小说“洪律师探案系列”。他的作品《神秘的古画》《双血型人》等还被翻译为法语、意大利语等语言,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英语版本的翻译也正在进行中。2007年,在中国大众棋牌唯一官方网法学院召开了“何家弘‘犯罪悬疑小说’研讨会”,各位文学评论家对何老师的作品评价很高。2007年英国《卫报》将《双血型人》推荐为“亚洲十大推理小说”之一。
何老师还谈到了法学与文学的结合。他创作了中国的第一部“法学解读小说”《人生狭路——黑蝙蝠•白蝙蝠》。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法学随笔,并担任了《法学家茶座》的执行主编。
何家弘教授以自己创作的诗歌《我需要一个信仰》结束了演讲,鼓励广大的法学学子勇敢地走向生活的未来,并赠送给每位同学一本《法学家茶座》。
在互动环节中,何老师分别就“‘私人侦探’这一职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如何构筑这一制度以利于更多证据的采集和对法益的保障”、“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感想和这些经历对他的法学研究的影响”、“为什么把小说书名定为《双血型人》”、“如何面对在被录取的专业和自己人生理想的落差”、“对网络侦探小说的看法以及对李昌钰博士的研究的看法”、“中国和美国的法学教育的差别”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编辑:何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