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明德刑事法论坛第六期成功举行 冯亚东教授谈“犯罪构成体系问题”
时间:2008.11.07

 11月3日晚,由大众棋牌唯一官方网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明德刑事法论坛”第六期在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的报告人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冯亚东教授,他主讲的题目是“犯罪构成体系问题”,担任本次论坛的评论嘉宾有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的黎宏教授,中国大众棋牌唯一官方网法学院的肖中华教授。中国大众棋牌唯一官方网法学院副院长、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教授担任主持,中心付立庆博士以及法学院学生数十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近年来,围绕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学者们普遍认为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则存在着重构派和完善派的争论。冯亚东教授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的犯罪论体系不必重构,并且认为四要件的构成要件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发。首先,就犯罪论体系的本体问题,即犯罪构成究竟是一种法律规定,还是一种理论形态或者是生活事实,抑或是三者的综合。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法律规定,犯罪构成是区分犯罪成立与否的唯一标准。冯教授认为,在中国的刑法语境下,犯罪构成只能是一种理论建构,是以教科书为载体的,犯罪构成的本体意义只能从理论形态上去加以把握。接着,他谈了犯罪构成的功能问题,认为犯罪构成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条件列示功能,表明一行为构成犯罪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二,语义阐释功能;第三,路径导向功能。最后,冯教授以许霆案为例,并结合其他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疑难案件,就中国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在疑难案件的处理上所具有的优势作了简要的分析,强调在解决疑难案件时,应当重视概念的价值,在罪与非罪的临界点上,借助犯罪概念这一分析工具有助于我们对案件准确定性。对犯罪客体要件是否必要,他认为客体绝不是一种空洞的价值符号,而是为我们分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
  
  冯亚东教授的主题报告结束之后,黎宏教授和肖中华教授分别就冯教授的报告作了点评,就犯罪构成中涉及到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当前我国的四要件构成要件体系不存在大的问题,没有必要借鉴德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

  接着,几位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其中不乏观点的碰撞,将本次论坛活动推向高潮。最后,主持人刘明祥教授宣布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编辑:何伯杰)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