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法学院团委、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心理知识展暨心理健康文化月开幕式取得圆满成功。活动当天,知心社在教二门口举办了心理知识展,场地分为展览区、测试区、趣味咨询区三个部分,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赏了心理知识图片,认真地为自己的心理状态做测评,并通过捏橡皮泥游戏与心理咨询专家做了情感体验方面的交流。晚上,在明法102教室举办了此次心理健康文化月开幕式,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晓辉老师,团委书记郑小敏老师、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胡邓老师、研究生会主席郑重等研会干部及各班心理委员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张晓丽老师为大家做了一场关于“认识压力”的心理知识讲座。此次活动在同学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并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人大法学》、《大学生周刊》、《青年人大》、《新京报》等多家报纸均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人大法学》特推出“叩响你的心扉—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版,重温了此次活动的精彩片段和温馨瞬间。记者以“关爱有法,润物无声”高度评价了我院知心社的八大服务版块。针对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者对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晓辉老师进行了专访,郑老师为记者介绍了我院知心社成立的背景、相关情况,并对以后的活动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对于记者关于如何看待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提问,郑老师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问题日益增多,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对学生的人格、素质提升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郑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真正和谐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设,学会正确处理情绪,科学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活。学校和学院也将继续做好此方面的工作,大家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才、为校园的和睦和谐做出积极贡献。记者还采访了此次活动的心理咨询专家张晓丽老师,张老师通过与同学做游戏进行交流,对大家的心理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她指出,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发泄口,便可能产生极端行为,需要大家予以关注。同时,针对我国心理咨询业现状,她建议大家到正规卫生机构寻求帮助。最后,记者还专门开设了“我们的心声”版块,采访了知心社的工作人员。大家均表示,虽然为此次活动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心血,但看到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快乐。
《大学生周刊》“心灵之声”栏目以“心理压力缓解需找发泄口—人大启动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专家在场引导在校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为题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该报道详细介绍了心理知识展及活动月开幕式当天的情况。报道称,咨询专家设计的捏橡皮泥游戏吸引了很多同学及留学生参与;心理测试题颇受同学欢迎,复印了再复印;心理图片展前有不少同学驻足观看,交流心得;晚上的开幕式以同学们有切身感受的“认识压力”为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活动的参与者,“我觉得你们这样的活动真好,以后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青年人大》以“‘你与我,心连心’心理文化月开幕”介绍了此次活动。记者针对此次活动的准备工作采访了知心社社长张燕雪丹,她说:“文章和图片都是我们社员在十一期间辛苦搜集的,虽然我们并非心理学系的专业人员,但我们也尽量地去了解它,从心理学专业网站和杂志上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此外,记者还对活动月的后期活动进行了介绍。
《新京报》以图片的形式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介绍,报道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走进中国大众棋牌唯一官方网,为同学们做情感体验测试。看图片、捏橡皮泥等测试方式让同学们感觉很新奇。
此次活动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缓解压力的平台,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和老师的肯定。知心社将继续推出活动月的一系列后期活动,包括一对一关怀服务,胡邓老师的心理知识讲座,犯罪心理学方面的讲座等,期待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创美好大学生活。
(编辑:何伯杰)